台灣農林 – 劉展昀經理、萬光久店長
1899年台灣農林前身「日本三井合名會社」來台拓展茶園,在1928至1933年間,透過旗下日東紅茶品牌,以此角板山茶廠生產福爾摩沙茶與包種茶,將它行銷全世界,在數次世博會期間大放異彩,當時歐美各國以喝紅茶為主,烏龍的香氣驚為天人。
台灣農林,延續台茶文化
大溪老茶廠是台灣農林在全台眾多的茶廠茶園其中之一,在百年前台茶興盛時期,大溪茶廠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當年大量台灣茶在此製造完後就利用船運順著河道下到大溪老街的河港,沿著淡水河到大稻埕,最後到基隆港配銷到世界各地;台灣農林在2013年經過建築師設計將茶廠重新開放,民眾才得以從目前的茶廠遙想當年外銷茶業的榮景與規模,台灣農林希望透過旗下南投的日月老茶廠、苗栗的銅鑼茶廠、三峽的熊空茶園、三峽大寮茶文館、屏東老埤農場...等,透過不同的茶廠重新開放運作來延續推廣令人驕傲的台茶文化。
深山中藏不住建築之美
大溪老茶廠在台7省道一個不起眼的小巷進去,才會豁然開朗發現這諾大的建築,茶廠早期經過祝融之災燒毀,60年代重建運轉,後因東南亞茶業低價傾銷而關閉,如今因休閒觀光重新開放,茶場盡量保留製茶的空間與機具,最特別的是2樓全通透超寬敞的茶業萎凋室,挑高木衍樑架構與兩邊透明大窗櫺,不同的時間產生不同的光影變化,馬上吸引網美拍照打卡,即使在北橫入口的深山中,遊客絡繹不絕。
老機器與老職人堅守製茶崗位
訪談當天茶廠有製茶作業,才知道大溪老茶廠現在依然自種茶樹、自採自製自銷,有幸看到80幾年歷史的英國傑克遜式大型茶業揉捻機依舊有力運轉揉茶,30幾年製茶經驗的老職人在旁邊「浪菁」,他們會依照不同季節茶種及不同的溫濕度來調整製茶過程,見證老茶廠老機器老職人依舊堅守製茶令人感動。
小秘密大關鍵
劉經理特別透露茶廠設計的小祕密,在炎熱的夏天很多廠區是沒有冷氣的,不是為了省錢,是因為製茶的過程需要發酵及保存茶廠老建築完整的緣故;另外在餐廳的餐點設計上也特別在好吃之外考量了氣味,因為茶業是很容易吸附味道的,所以餐點盡量燉煮少油煙;另外遊客常常反映找不到廁所,廁所也是因為氣味設計,獨立在茶廠外下風低處,盡量不讓氣味的變因影響製茶的品質。若非劉經理說明一般應該很難發現這些藏在茶廠的設計小細節。
大溪老茶廠的Daxi way - 風華再現的味道
喜歡大溪的100個理由:多元文化之美;豐富地景之美
335桃園市大溪區復興路二段732巷80號
Comments